OK律师|王虞茗律师

联系电话:136 -1718 - 555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对自治法规的批准权与地方性法规批准权的比较分析
来源: | 作者:yunhibo | 发布时间: 2020-03-04 | 76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自治区自治条例批准权的问题争议较多,但是对同样存在批准权的地方性法规学者们争议较少,鉴于学者们在自治立法与地方性立法上对于批准权的不同态度,于是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法律上的批准权是立法权整体集中与部分集中的有效统一,对于有学者认为批准权是对自治法规立法之阻碍的观点,批准权之于自治法规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考虑到两类批准权具有同源性所以应当被同等看待。

关键词: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批准权;

恐怕有这样两个目的,一是宪法统帅立法全局的法治需要,二是做到自治立法权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之中,从各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重点去共同反映自治立法权的权力来源,而共同规定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批准权的问题。所以《宪法》在总纲中规定自治立法权,在正文中规定自治立法权相应的批准权,是自治立法权在《宪法》上权力来源与权力实现进路的有效统一,同时通过分析《宪法》与《立法法》第75条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9条的相关规定,又可以发现这是在《宪法》之下与具体部门法的统一。

(二)两种批准权的实质问题探讨

我国法律上的批准权是立法权整体集中与部分集中的有效统一。我国法律只有两个批准权,一是设区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规报省级常委会批准;二是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与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省级常委会批准;这两个批准权分别规定在《立法法》第75条第1款,第78条第3款,《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9条,以及《宪法》第116条,在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者说中央权力的集中和下放并不能完全解读我国立法上批准权的法理性质问题。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法规需报全国人大批准,自治州、县制定的自治法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一级的人大批准,因此,有学者指出,对于全国人大的批准权可以解读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于省、自治区一级的人大批准权可以解读为中央授权地方行使批准权,所以从整体上来讲都可以解读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但是笔者对此持有异议,首先纵观我国的授权立法并没有哪一条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批准上的授权立法,既然没有法条上的依据那么将其完全归因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显然是有待商榷的,至少在省一级的批准权问题上,不能完全解读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对于地方性法规来讲,有且只有设区市,自治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请批准,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无需批准只需要备案,所以在地方性法规立法上,批准权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分割问题,只是部分的集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应当解读为立法权上的部分集中与整体集中的有效统一,部分集中是在全国立法权整体统一的背景下形成若干省一级立法权上的集中。

批准权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是批准权有其独立性。2015年《立法法》修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人大主导立法,防止立法活动部门化倾向加重,既然我国立法是人大主导的格局,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地方人大,都是我国的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而批准权批准的主体无一例外都是全国人大或者地方人大,同时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法规的制定主体也毫无疑问的隶属于人大,所以整个立法活动制定和批准主体往往就涉及到中央权力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的关系,这种关系和批准权有什么必然联系?在我国地方立法权来源于《宪法》的授权[]而《宪法》又是中央权力的集中体现,同时又通过设立“批准权”来达到一个权力均衡,所以从某个角度上讲,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平衡需要批准权,所以在立法上,批准权就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进行立法分配的有效方式。所以我们在探讨批准权的时候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得不更深入的探讨一下对于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面对不同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利配置,对于批准权又有何影响。在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地方权力来源于中央,设立批准权是为了防止分权的不利后果,而在联邦制国家,各个地方拥有独立的司法权,但是中央政府依然可以在诸如财政、税收、外交、军事等领域对地方政府的活动享有批准权,所以在单一制国家,并不是一律的追求权利集中,而在联邦制国家也有权利下放的倾向性。所以批准权之于联邦制抑或者说单一制国家都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并且从立法实践上看也不能得出批准权究竟对何种体制更加青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批准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驳“自治法规立法批准权是剥离自治立法权”之论点

我国一共有五大自治区,几乎每一个自治区都起草过自治条例,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自治区正式出台自治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共形成了19稿,内蒙古自治区亦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3年共形成了22稿,西藏自治区从1980年开始到1987年共形成了16稿,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共形成了15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截止到1996年一共形成了9稿。基于各个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数量之多,又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自治区真正付诸实施,很多学者将其原因部分的归结到上级机关的审批权,认为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自治法规的立法干涉导致自治法规立法特别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往往流产。于是有学者指出报批制是对自治法规立法权的一种盘剥。对此,笔者并不赞同,为此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剥离说割裂了我国《宪法》及其制定主体的最高性

首先立法权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宪法》赋予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立法的批准权,赋予了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市,自治州、县的地方立法批准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立法权属于广义上权力的一种,必然囊括在全国人大的权力范畴之中,同时基于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立法权上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立法主体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最高性,我国《宪法》最高性还不能完全回答批准权的问题,因为《宪法》在赋予全国人大批准权的同时,也

云主机